摘要:《外交观察》第三辑的主题是“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”。本期中,美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依然是重要研究对象,所涉及的文章包括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、中美军事合作、美国应对霸权衰落的战略区间设置、俄美关系对中国外交的影响、美日核关系发展等的研究,还包括对中苏同盟解体根源的探析,以及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重启的困境。阿富汗局势的未来走向及对中国的影响、中国应对海洋主权争端的政策等,也是本期刊物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。
“小伙伴”是2013年中国网络社交媒体的一个热词。拟定本期刊物主题之时,有人开玩笑:“不如就叫‘中国和它的小伙伴们’吧。”
诚然,伙伴关系是国家间关系状态的一种较优理想选择——尽管目前很难成为常态。即将过去的这一年,中国和周边邻居间一度尖锐的领土争端暂时表现平静,中国国家领导人和诸多“远亲近邻”走动活跃。仅从表象看来,中国与它的这些“小伙伴们”目前相处还算融洽,领导人“串门”的收效不错。这些外交走访不乏透露新的战略、政策,也能将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外交原则与风格窥得一二,但整体印象大抵都在人们意料范围之内。
在这一年的元首出访中,让各界觉得眼前一亮的是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的出场,特别是包括大批网民在内的国内舆论称其为中国“第一夫人外交”。尽管在当前中国国家制度和外交架构中,彭的这番“夫人外交”举动的行动空间和实际作用还需进一步观察,但在外界看来,这与很多国家的第一夫人的形象和影响相近,似乎在表明中国正越来越向世界靠近。如何在同一语境中对话过往一直困扰着中国外交。用对方熟悉且接受的方式发声、行事,是中国外交必须重视的问题。
外交、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也是同样。我们需要真正懂对方,进而清楚如何应对。相关研究不要再陷入“复杂”、“多变”、“重要”等老套路,减少动辄“挑战与机遇并存”的简单判断。言之有物、能让人看懂是学术文章的起码要求,同时文章也需要融入学术研究的国际语境,不再“自说自话”。这是我们想为之努力的。
另外,要对各位读者说声抱歉,因为本期杂志实际上已经“迟到”。我们知道,任何原因都只能是借口,尽力做的更好才会是最好的检讨。
言归正传。《外交观察》第三辑的主题是“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”。本期中,美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依然是重要研究对象,所涉及的文章包括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、中美军事合作、美国应对霸权衰落的战略区间设置、俄美关系对中国外交的影响、美日核关系发展等的研究,还包括对中苏同盟解体根源的探析,以及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重启的困境。阿富汗局势的未来走向及对中国的影响、中国应对海洋主权争端的政策等,也是本期刊物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。